颁奖活动

201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及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发表日期: 2014-06-11 来源:中科院

2014年6月11日,201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及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全体院士会议上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颁奖仪式,并与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和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一起为获奖科学家颁奖。

  中国科学院、中国银行、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和厦门市委统战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和嘉宾出席了颁奖仪式。

201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共6项:

1. 项目《受限条件下液态/固态水的微观形态和物理特性》获得陈嘉庚数理科学奖。该成果对受限条件下液态和固态水的微观形态和物理特性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奖人是北京大学王恩哥教授。
2. 项目《手性化学中的几个创新性研究》 获得陈嘉庚化学科学奖。该成果在发现手性物质、建立不对称合成新方法和发展手性药物合成新技术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奖人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林国强研究员。
3. 项目《DNA氧化在哺乳动物发育表观遗传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获得陈嘉庚生命科学奖。该成果阐明了DNA去甲基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困扰科学界多年的DNA去甲基化难题,为研究DNA去甲基化的发生机制及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理论框架。获奖人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徐国良研究员。
4. 项目《青藏高原动力和热力强迫对亚洲夏季风爆发和气候形成的影响》获得陈嘉庚地球科学奖。该成果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了青藏高原热力效应对亚洲季风变化的影响,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爆发和气候变化的作用做出了原创性贡献。获奖人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研究员。
5. 项目《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与分布式组网》获得陈嘉庚信息技术科学奖。该成果为分布式多天线技术这一新兴的组网方式提供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第4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奖人是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
6. 项目《新型LaFeSi巨磁热效应材料的发现和机理研究》获得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该成果揭示了晶格、自旋等自由度间的竞争与磁相变间的关联,为制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获奖人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沈保根研究员、胡凤霞研究员和孙继荣研究员。

2014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共5位:
1.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孙斌勇研究员在证明Howe对偶猜想和Kudla-Rallis守恒律猜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数理科学)。
2. 清华大学刘磊教授发现了蛋白酰肼连接新反应,对蛋白质高效合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化学科学)。
3.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王俊研究员因其带领团队开展的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研究揭示了肠道内微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及其与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等相关的重要因素,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生命科学)。
4.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学龙研究员在视觉数据分解和降维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改善遥感图像的质量和检索有重要意义,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
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研究员提出了复杂声场环境中的声辐射力计算方法,为生物医学研究、无创治疗以及声学测量和超声临床急需的成像技术和仪器研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技术科学)。
6. 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地球科学)空缺。

201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及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的推荐工作将于2015年1月起正式启动,3月31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