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炎 教授 技术科学奖
1988年

  余文炎 广东台山人,1937年出生,1989年3月去世。1959年从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和上海光机所长期从事光学和激光研究,是国内第一台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和调Q红宝石激光器的研制者。1965年开始,和邓锡铭教授一起在国内最早开拓高功率激光和激光聚变领域,持续研究24年之久,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负责研制万兆瓦激光装置,并首先获得聚变中子。“激光核聚变”项目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在“6路激光装置”的研究中,又成功地实现了薄壳微球靶的向心压缩。该装置荣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一等奖。他还和合作者一起提出了宽频带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创议,并在其产生、传输及打靶物理实验中取得显著成果,在国际上有良好影响,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特别是在激光12号实验装置的研制中,作为总体技术组常务成员、激光与参数测量系统负责人、研究室主任,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方案制订和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在大口径片状激光放大器、环路全息脉冲波面测量等方面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装置建成后,任开放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在光学、强激光、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等领域先后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和报告。去世前不久,他执笔完成的一篇题为“激光核聚变研究的国际动态和我们的对策”的重要报告,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有创见的学术见解,将在今后长时期中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