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猷 教授 生命科学奖
1991年

  汪猷 字君谋,1910年6月7日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31年毕业于南京私立金陵大学工业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1931-1934 年,为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生、研究员。1935 年留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化学研究所,1937 年冬获最优科学博士学位。历任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科讲师、助教授 (1939-1942),上海丙康药厂厂长、研究室主任(1942-1947),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研究员(1947-1949),兼任上海医学院教授(1947-1949),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1950-1952),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所长(1952-1983),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1955-) 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1978-1983),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组成员(1958-1966),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化学及医药组成员(1956),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1978--1988),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1978-1987)、名誉理事长 (1988--- ),中国生化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第五届名誉理事, 《化学学报》主编 (1964-1988), 《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委(1978-1987),《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编委(1964-- ) 等职,还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 》编委会副主任和《当代中国》丛书中国科学院卷编委等职。还被聘为有机化学杂志《四面体》、《四面体通讯》的顾问编委(1981-- ), 《四面体计算机化学》和《四面体不对称合成》的顾问编委(1989-- ),《核酸研究》的编委(1981-- )。他是法兰西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4),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名誉会员(1986),1987 年慕尼黑大学按德国传统为获得博士学位后,50年中又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的汪猷重颁博士学位文凭证书,1988 年又当选为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汪猷主要研究多肽、蛋白质、核苷、核苷酸、寡核苷酸、碳水化合物,甾族激素、抗生素等天然产物有机化学,他和同工作者已有100 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有10 余项研究成果受到国家和科学院的嘉奖。他主持研究成功的“桔霉素化学”获1956年我国首次自然科学三等奖。他参加组织、领导和亲自参加研究成功的“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与“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合成” 分别获1982,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天花粉蛋白的化学----一级结构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新型代血浆----羧甲基糖淀粉” 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汪猷是我国抗生素研究的早期工作者和研究组织者之一,曾为组织和推动我国抗生素研究和生产起了重要作用。1960年修正了链霉素,链双糖苷键为 - 苷型。他领导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逐步建立了生命基础物质----蛋白质、 核酸、多糖的研究。

  1965年9月,王应睐、汪猷、邢其毅等教授组织和领导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上海有机所和北京大学部分科研人员合作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还主持了14C 标记的牛胰岛素的全合成。

  1967年4月,由当时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同志主持在北京召开的有关基础理论研究的座谈会上建议,1968年中国科学院下达“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研究”的任务,并组织了有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上海细胞生物所、上海有机所、生物物理所、北京大学和上海试剂二厂参加的人工合成核酸协作组。他担任协作组副组长并参加这项研究工作。在协作组的领导下,六个单位通力协作,在1981年11月完成了这项全合成。他在核酸合成工作中,研究了将羧酰咪唑应用于核糖核苷酸的酰化方法,又应用31P 核磁共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其机制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新成果。

  1978年起参加组织和指导了引产中草约天花粉有效成份----天花粉蛋白的化学研究。近年来,他又结合蛋白质化学和核酸化学开展了摸拟酶化学的研究。他具体领导开展了抗疟药青蒿有效成份青蒿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还曾开拓我国有机催化和生物催化如石油微生物转化等的研究,其中石油酵母蛋白作为饲料已通过国家鉴定。此外,他还在五六十年代负责如期完成了国家急需的一些民用工业和军工方面染料化学的任务,并推广至生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