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汪毓明 教授
地球科学奖
2012年
中国科技大学汪毓明教授因其揭示了日冕物质抛射在传播和对地影响过程中若干极具价值的现象和规律,对正确理解和准确预报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有着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而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地球科学奖。
汪毓明,江苏省常州市人,1976年9月出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003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为副教授,2005年12月晋升为教授,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日地物理和空间天气学研究,先后提出了行星际空间中的多重磁云概念,发现了对地有效日冕物质抛射源区分布的东西不对称性,建立了日冕物质抛射的偏转传播理论模型、内部参数反演模型,发展了日冕激波强度的估算方法等,在日冕物质抛射的对地有效性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至今在JGR、ApJ等国际著名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SCI引用400余次。曾获得2004年度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5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2011年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度江淮十大杰出青年,2009年度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是国家基金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多个项目的负责人。2012年获首届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日冕物质抛射的对地有效性
日冕物质抛射(CME)是空间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主要驱动源。在当前大力发展航天活动的趋势下,如何预报CME的空间天气效应,对于准确掌握地球空间环境状况、提供空间环境保障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目在CME的日面源区特征、CME在行星际空间中的传播和演化、及其地磁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1)发现了对地有效的CME的日面源区位置分布具有东西不对称性,西边的CME更容易到达并影响地球;(2)建立了至今唯一一个描述CME在行星际空间中偏转传播的运动学模型,在空间天气预报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3)率先从海量的观测数据中发现和确认多重磁云的存在;(4)从观测分析、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等角度来系统地研究多个CME的相互作用,指出这类行星际复合抛射结构很可能具有强烈的地磁效应。这些成果是建立可靠的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必要的观测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