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宏 研究员 地球科学奖
2024年

1. 相关成果:提出热带辐合带收缩-扩张假说

  热带辐合带(ITCZ)控制热带降水的时空分配,并通过季风等影响全球气候。以往全球变化研究认为ITCZ长时间尺度的变化主要为整体摆动模式(Migration),南北半球热带降水随ITCZ摆动呈反向变化。晏宏团队通过地质重建和数据集成研究,获得亚洲-澳大利亚季风区过去千年降水变化的空间模态,发现小冰期(公元1400-1850)南北半球热带降水同步向赤道撤退,这一现象难以被传统的ITCZ摆动理论所解释。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研究团队提出ITCZ变化除摆动外,可能还存在收缩/扩张模式(Contraction/Expansion),并指出小冰期ITCZ收缩可能受太阳活动减弱控制。这一理论启发我们,除传统理论认为的轨道参数、北大西洋淡水注入等驱动ITCZ摆动外,太阳活动、气溶胶浓度分布不均等也可能导致ITCZ运动模式的改变。这种运动模式即使是细微变化,都可能对热带水分和能量分配以及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我们理解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之一。“ITCZ收缩/扩张假说”突破了ITCZ摆动理论在解释热带长时间尺度水文气候变化上的普适性,为理解热带水文气候变化动力学提供了新视角,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后续有大量同行学者从记录和模拟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论证。

2. 获奖人介绍:

  晏宏,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生于湖南岳阳,2008年和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12年以“青年百人计划”加入地球环境研究所,任职副研究员;2015年晋升研究员。2016年起任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21年起任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2024年起任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主任。2015年获“优青”资助,2020年获国家“杰青”资助。

  主要从事热带气候变化研究,在砗磲地球化学与古气候古天气、热带水文气候变化动力学等方面取得多项进展;相关工作推动了砗磲载体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开拓了古天气研究新方向、提出了热带辐合带收缩/扩张假说。发表论著10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研究工作多次被Nature China、国际地球化学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为研究亮点,被BBC、Asian Scientist、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GTN)等国内外科学媒体多次报道。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刘东生杰出青年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积极参与组织青年学术交流活动,担任全国青年地学论坛理事长(2016-至今),为推动国内地球科学青年学术交流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