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 教授 农业科学奖
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李振声 1931年2月25日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1951--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任研究实习员。1956年,调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后改名为西北生物土壤所), 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1965 年调整到西北植物所工作, 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78年越级晋升为研究员。1979年被选为陕西省遗传学会理事长。1983年起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院长。1983年被选为西北植物学报主编。1985年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和犹他大学等四所大学访问交流。1986年被选为陕西省科协主席。1986年11月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组织了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讨论会并被选为第二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讨论会主席(1990年8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举行)。1987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所长。1988年被选为国际小麦遗传学会委员(在英国伦敦)。1990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工作成就:1. 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育成了小麦远缘杂交新品种;1956年开始进行小麦与偃健麦草远缘杂交育种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在坚持30余年的研究过程中,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三大难关----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杂种夭亡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研究与确定了长穗偃麦草(十倍体种)的染色体组型 (BBEEEEFFFF),并根据双亲染色体组型遗传分析和育种实践制订了“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的杂交育种程序”;育成了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易位系等杂种新类型;成功地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从而育成了小偃4 号、小偃5 号、小偃 6号三个优良小麦新品种,这三个品种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其中小偃6号品种到1988年就累计推广5400多万亩,增产小麦超过32亿斤。现在,小偃6号仍为陕西关中地区的骨干品种。小偃4 号、小偃5号的培育成功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小偃6号的培育成功,获得了1983 年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989年陈嘉庚农业奖。作为第一完成者,在这些获奖成果的完成过程中做了提出思路、设计方案、具体地研究以及指导其他合作者进行研究的工作。 2.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新体系:为了更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外源有益基因导入小麦并缩短育种时间,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研究了蓝粒小麦胚乳细胞蓝色色素基因的遗传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了蓝粒单体小麦,成功地解决了单体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只根据种子颜色(蓝粒单体小麦的同一麦穗中可以生长出深蓝、中蓝、浅蓝和白色四种颜色的种子)就可以确定其染色体数目,为小麦基因定位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工具材料。通过繁殖蓝粒单体小麦获得了大量缺体小麦,又从中选出了稳定的、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然后进一步利用这种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 。这种方法已经开始用于小麦育种,并已育成了一些优良的小麦新品系。为了建立完整的蓝粒单体小麦新体系(共 21 种 ),从1980年起进行了将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向小麦染色体上转移的研究,现已转移成功7种,除最初获得的4D蓝单体外,又获得8种新的蓝单体小麦和6种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这套新体系的建立将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