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忠 研究员 数理科学奖
2024年

1. 获奖项目:拓扑电子态计算预测及其材料发现

  拓扑电子态及其材料研究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领域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前沿方向,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物态本质的认知,丰富且新奇的拓扑物性也为开发新型功能器件奠定了科学和材料基础。该领域在短短十余年内快速发展起来,得益于罕见且独特的发展模式,即先有计算预测材料,而后再被实验证实。获奖项目团队在这一历史性发展过程中做出了突破性且决定性的贡献。该团队通过发展特色的计算方法,成功计算预测了系列拓扑电子态及其材料体系,包括提出了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材料和方案,并与实验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期待已久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将拓扑电子态分类从绝缘体推广到了金属,计算发现了首两个狄拉克半金属Na3Bi和Cd3As2,以及外尔半金属TaAs家族,从而首次在晶体材料中实现了“手性”电子态——外尔费米子;计算发现了Bi2Se3、Bi2Te3、Sb2Te3等三维拓扑绝缘体,成为迄今为止最重要、最广泛的拓扑绝缘体材料。该团队还计算发现了拓扑节线半金属,提出了拓扑电子材料“词典”,构建了拓扑电子材料“目录”等。该项目成果不仅拓展了拓扑电子态的分类,而且推动该领域从“理论概念”研究进入到了“实际材料”研究,引领并促进了拓扑物态研究的跨越式发展,也使得我国在该方向站在了国际最前列。

2. 获奖人介绍:

方 忠    1970年生于湖北,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1996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3年,访问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筑波)、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2003年回国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现任所长、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着重于凝聚态物质中新奇量子现象的计算与理论研究,利用大规模并行计算机,通过计算和模拟的手段来探索微观系统的物理规律,研究新奇量子现象,预测新型量子材料,在自旋-轨道物理,特别是拓扑电子态理论和计算方面做出了重要工作,计算预言了若干重要的拓扑量子效应和和量子材料,并被实验证实,迄今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5万余次,2014年起连续十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方忠曾获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奖、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周培源物理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全国先进工作者、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戴 希    1971年7月出生于浙江杭州,理论物理学家,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讲座教授。1989~1996年就读于浙江大学,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前往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至2004年先后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和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进入香港大学物理系工作;2007年回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担任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副主任;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7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工作,担任教授;2018年任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2023年获得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戴希一直从事强关联电子材料、计算材料科学、量子磁学、超导体和非常规超导体方面的研究,迄今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5万余次,2014年起连续十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戴希曾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杰出科技成就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周培源物理奖,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美国物理学会James C. McGroddy新材料奖等。

翁红明    1977年出生于江苏泰兴,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6~2005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先后获理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5~2010年在日本留学,先后在金属材料研究所、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等地任博士后、访问学者和助理教授等职。2010起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等。翁红明主要从事计算凝聚态物理方向的研究工作,一方面致力于计算方法和程序的开发,另一方面着重于凝聚态物质中新奇量子现象的计算研究,包括稀磁半导体,有机磁体,拓扑材料,磁光效应,非线性光学效应等。迄今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用27000余次,2018起连续六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翁红明曾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奖学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日本仁科亚洲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美国物理学会杰出审稿人,科学探索奖等。